如何处理老板拖欠工资?
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试用期满单位不录用怎么办?
受伤单位不赔偿怎么办?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有用吗?
朋友经常问劳动争议,上面列举的这些经常出现。面对这种情况,一般建议申请劳动仲裁。
你可能会问,什么是劳动仲裁?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有用吗?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关于劳动仲裁的干货。
什么是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进行仲裁和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要程序。
也就是说,劳动争议首先要经过劳动仲裁,如果不能解决,那么可以进行劳动诉讼。
可以适用劳动仲裁的情形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案件;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辞职、辞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用、经济补偿或者赔偿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仲裁应注意的五点
定义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主体身份
确定案件的管辖地点和管辖级别
必须在仲裁期限内提出索赔
必须有相关的证据材料
仲裁请求必须合法、具体和全面
劳动仲裁准备材料
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可以概括为几种不同类型的人,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也是不同的:
一
申请人是员工:
1、劳动仲裁申请书(详细陈述申请事项事实理由,一式两份或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3、有委托代理人的,需本人签字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并提交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4、被申请人的工商登记信息;
5、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书等。申请人提交证明材料时,附正本一份,副本一份,审查后返还正本;
6、《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二
申请人是集体争议:
申请人除提交第一类第1至6项外,还应推荐3至5名职工代表,并提交职工代表名单和全体职工签名表,属于拖欠工资集体争议案件。申请人还应提交欠用人单位工资的职工名单和欠款余额表。
劳动仲裁的具体程序
一
提交申请:
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数量提交副本。
劳动仲裁申请书应说明以下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4、申请仲裁日期。
二
接受仲裁: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做出接受或拒绝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申诉书副本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送达被申诉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三
法庭听证:
仲裁庭应在开庭前五天,书面通知双方开庭的日期和地点。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申请人应当自行撤诉,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
四
仲裁和调解:
仲裁庭应当处理劳动争议预先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敦促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不成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五
仲裁裁决:
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终止。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天。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裁决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作为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费
劳动仲裁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仲裁费用包括案件认付费和手续费两部分
受理费由仲裁申请人先行支付;手续费包括差旅费、检查费、鉴定费、证人误餐费、文件清单打印费等实际费用。双方应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起诉状副本后1天内先行支付。
二
结案后,仲裁委员会按照败诉方承担仲裁费用的原则确定仲裁费用。如果双方都损失了部分案件,由双方共同承担。
三
当事人撤回诉讼的,所有费用由退出方承担。
四
通过仲裁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费用由双方协商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如果劳动者因生活困难无力支付仲裁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救济或者延期。仲裁委员会应当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按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的规定,对支付仲裁费用有困难的当事人减少、免除或者延迟支付仲裁费用。
我国仲裁费的收费标准和方法由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规定。一般来说,劳动仲裁费的收费原则是有低原则的,所以收费比较低。
发表评论